网站首页 > 学生培养 > 正文

学生培养

台阁牧茶座第十八期

时间:2025-04-18 10:31 来源: 阅读:

4月17日,第十八期台阁牧历史与社会茶座在电力大楼1809室举行。本期茶题为《明代绥远地区的内外互融与文化互鉴》,于首涛副教授主讲,方香廷副教授主持,会工作研究生、民族学研究生及见微书院成员30余参加。

于老师以历史脉络为纲,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演进为视角,紧紧围绕绥远地区各民族民族的“互融”“互鉴”话题深入阐释明代初期的“内附融合”和明代后期的“内外交融”。

于老师通过详实文献结合严谨析证,提出40万草原人口内附融合的三种方式:原地安置、内迁边卫、远迁腹地明后期以土默特部为核心的“封贡互市”格局带来了绥远地区在和平境下的经济文化双繁荣,特别是催生了以“板升”聚落崛起标志的农牧文明共生模式从军事冲突到民族交融、从经济互补到文化互鉴的演进历程,深刻印证了“绥远生存共同体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逻辑,同时也充分证明了“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共同发展思想。

互动环节中师生展开热烈讨论。方老师在总结中指出,于老师的研究沿着从“聚”到“融”的线索,对明代绥远地区人民生计与社会发展予以关注,对当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推进边疆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台阁牧历史与社会茶座致力于搭建开放包容的学术交流平台,通过小而精的形式促进史学研究与现实问题的研讨。本期茶座既展现了中国边疆史研究的新维度,也为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提供了生动注脚。